瑜伽師地論卷第二
彌勒菩薩說
[*]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
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二
復次,此一切種子識,若般涅槃法者,一切種子皆悉具足。不般涅槃法者,便闕三種菩提種子。隨所生處,自體之中,餘體種子皆悉[10]隨逐。是故欲界自體中,亦有色、無色界一切種子。如是色界自體中,亦有[11]欲、無色界一切種子。無色界自體中,亦有欲、色界一切種子。...
Perplexity
《瑜伽師地論》卷第二「意地第二之二」:種子識與阿賴耶識的甚深教法
三種菩提種子的具足與缺乏
這段經文開篇探討了一切種子識(即阿賴耶識)中種子的不同情況。根據瑜伽師地論的教義,有情眾生可分為兩大類:
- 般涅槃法者:具有三乘種姓的有情,其阿賴耶識中一切有漏、無漏種子皆悉具足,包含聲聞、緣覺、佛陀三種菩提種子[1]
- 不般涅槃法者:缺乏三乘種姓的有情,便闕少三種菩提種子,只有有漏種子而無無漏種子[1]
此處的三種菩提種子具體指聲聞菩提、獨覺菩提與大菩提(佛菩提)的無漏種子。這種分類反映了瑜伽行派對於有情修學聖道能力的根本性差別認識。[1]
種子的隨逐性:三界互具原理
經文進一步闡述種子的重要特性——隨逐性:
「隨所生處,自體之中,餘體種子皆悉隨逐」
這表明無論有情生於三界何處,其阿賴耶識中都含有三界一切種子:[2]
- 欲界自體中,亦有色界、無色界一切種子
- 色界自體中,亦有欲界、無色界一切種子
- 無色界自體中,亦有欲界、色界一切種子
這種三界互具的種子結構,解釋了為何欲界眾生能修習色界、無色界的禪定,也說明了界地之間流轉的可能性基礎。[1]
羯羅藍位與四大種的作用
經文詳細描述胎兒初期羯羅藍位的發育過程,並解釋四大種各自的功能:[3][4]
- 地界:使依止造色漸漸增廣,提供堅實的基礎
- 水界:攝持不散,維持凝聚力
- 火界:成熟堅鞕,促使組織堅硬成熟
- 風界:分別肢節各安其所,形成各部位的分化
這段說明展現了唯識學對生命形成過程的精細觀察與理論建構。
種子的因果作用差別
論文區分了種子在不同層面的作用機制:[5][6]
生自體的最勝因:
- 雖有淨不淨業因,但樂著戲論為最勝因
- 戲論指相對性的認識,由言說而來的虛妄認識[7]
生族姓等果的最勝因:
- 於生族姓、色力、壽量、資具等果,淨不淨業為最勝因
這種區分說明了業力與戲論在生命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層次,戲論主要影響生命的基本結構,而業力則決定具體的生命條件。
麤重與隨眠的分類
經文對種子進行了重要的性質分類:[8][9]
煩惱品所攝種子:
- 既名麤重,亦名隨眠
- 代表煩惱種子的潛在狀態
異熟品及無記品所攝種子:
- 僅名麤重,不名隨眠
- 屬於無記性的業果種子
善法品所攝種子:
- 不名麤重,亦非隨眠
- 因其生起時,所依自體唯有堪能,非不堪能
這種分類體系為修行實踐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,說明了不同種子對修行的影響差異。
種子的十二種名稱
論文列舉了種子的十二種不同名稱,顯示了種子概念的豐富內涵:[10]
- 界 - 種子的本質特性
- 種姓 - 決定修行潛能的類別
- 自性 - 種子的本質屬性
- 因 - 作為生果的原因
- 薩迦耶 - 與我見相關的虛妄構造
- 戲論 - 言說分別的虛妄認識
- 阿賴耶 - 執藏義,被執為我的對象
- 取 - 執取義,產生執著的根源
- 苦 - 作為苦諦的本質
- 薩迦耶見所依止處 - 我見的依託處
- 我慢所依止處 - 我慢的依託處
般涅槃時的轉依
經文最後論述了證得涅槃時的根本轉變:[11]
已得轉依的淨行者:
- 轉捨一切染污法種子所依
- 對於善法、無記法種子,轉令緣闕,使其不再生起現行
- 轉得內緣自在,獲得對內在因緣的完全掌控
這段描述了從凡夫到聖者的根本性轉化,不僅是染污種子的斷除,更是對整個種子系統運作方式的根本改變,體現了大乘佛法中轉依思想的核心內容。
通過這些深入的分析,我們可以看到《瑜伽師地論》對於阿賴耶識種子理論的系統性闡述,為理解唯識學的核心教義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,同時也為修行實踐指明了方向。
代碼: 選擇全部
[1](http://mahabodhi.org/yoga/cb/02.htm)
[2](http://www.ss.ncu.edu.tw/~calin/other/02.pdf)
[3](http://enlight.lib.ntu.edu.tw/FULLTEXT/JR-MAG/mag172683.pdf)
[4](https://www.chibs.edu.tw/ch_html/projects/Leezhifu/html/journal/j074.htm)
[5](http://m.fodizi.tw/fojing/15/4691.html)
[6](https://www.cyut.edu.tw/~fmlee/To_become_Buddha/yoga/yoga01-1.html)
[7](https://buddhism.lib.ntu.edu.tw/FULLTEXT/JR-AN/an381051.pdf)
[8](https://buddhism.lib.ntu.edu.tw/FULLTEXT/JR-NX012/nx117208.pdf)
[9](http://www.gelupa.org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18991)
[10](https://tripitaka.cbeta.org/ja/T30n1579_002)
[11](https://blog.udn.com/milene/157102533)
[12](https://deerpark.app/reader/T1579)
[13](https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T1579)
[14](http://buddhism.lib.ntu.edu.tw/FULLTEXT/sutra/chi_pdf/sutra14/T30n1579.pdf)
[15](http://www.mahabodhi.org/class/yc/yc.htm)
[16](https://www.cyut.edu.tw/~fmlee/To_become_Buddha/yoga/yoga02.html)
[17](http://ybh.chibs.edu.tw/otherHtml/Annot/html/An-04.html)
[18](https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T30n1579_003)
[19](https://www.cyut.edu.tw/~fmlee/To_become_Buddha/yoga/yoga51.html)
[20](https://deerpark.app/reader/T1579/35)
[21](http://buddhism.lib.ntu.edu.tw/BDLM/sutra/html/T30/T30n1579.htm)
[22](https://www.cyut.edu.tw/~fmlee/To_become_Buddha/yoga/yoga21.html)
[23](https://www.chibs.edu.tw/ch_html/chbs/01/chbs0103.htm)
[24](http://www.mahabodhi.org/class/yc/ycmain.htm)
[25](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9%98%BF%E8%B3%B4%E8%80%B6%E8%AD%98)
[26](https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zh/A1561)
[27](http://m.fodizi.tw/f05/61048.html)
[28](https://ybh.dila.edu.tw/ui.html?locale=zh)
[29](https://www.fuyan.org.tw/download/journal/fbs/FBS_vol1-5.doc)
[30](https://www.cyut.edu.tw/~fmlee/To_become_Buddha/yoga/yoga56.html)
[31](http://old.ddc.shengyen.org/mobile/text/10-09/199.php)
[32](https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T1829)
[33](http://ftp2.budaedu.org/newGhosa/C038/T033Q/ref/T033Q_027.pdf)
[34](https://deerpark.app/reader/T1579/20)
[35](https://mahabodhi.org/yoga/cb/16.htm)
[36](https://ybh.dila.edu.tw/pages/guide4?locale=zh)
[37](http://www.ss.ncu.edu.tw/~calin/textbook2008/C1.pdf)
[38](https://www.fuyan.org.tw/download/journal/fbs/FBS_vol5-6.pdf)
[39](https://www.gaya.org.tw/library/readers/guide-y.htm)
[40](http://www.ss.ncu.edu.tw/~calin/article2008/1g.pdf)
[41](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7%91%9C%E4%BC%BD%E5%B8%AB%E5%9C%B0%E8%AB%96)
[42](https://www.cyut.edu.tw/~fmlee/To_become_Buddha/yoga/yoga58.html)
[43](https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en/T1579_001)
[44](https://ybh.dila.edu.tw/pages/guide5?locale=zh)
[45](https://blog.udn.com/milene/157101935)
[46](https://www.scribd.com/document/765069508/%E7%91%9C%E4%BC%BD%E5%B8%AB%E5%9C%B0%E8%AB%96)
[47](https://deerpark.app/reader/T1579/8)
[48](http://www.ss.ncu.edu.tw/~calin/textbook2008/C5.pdf)
[49](https://video.enlighten.org.tw/zh-tw/a/a17/3755-a17_038)
[50](https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B0027)
[51](https://www.lama.com.tw/content/edu/data.aspx?id=8178)